联系我们/Contact us
- 安徽泰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著作权质押合同由谁去登记?
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两种。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以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这种合同就叫著作权质押合同。
著作权质押合同是指享有作者财产权的债务人或第三人与债权人就作者财产权质押达成的合意。该合意旨在由债务人或第三人将作者财产权出质于债权人以担保债务的履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将该作者财产权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作者财产权的价款优先受偿。提供作者财产权的债务人或第三人叫出质人,根据约定获得作者财产权质押权的债权人叫质权人。
著作权质押合同应当包括的主要条款有:被担保的债权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出质著作权的种类、范围、保护期;质押担保的范围;质押担保的期限。此外,还可以有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著作权质押的存在以有关主管部门办理的出质登记为其体现。《担保法》第79条也明确要求进行出质登记。既然著作权质押合同的登记具有法定性,那么著作权质押合同由谁去登记呢?办理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应提交哪些材料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质押合同的登记由出质人和质权人共同在国家版权局指定的登记机构申请办理。当事人申请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时,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供下列文件:(一)按要求填写的著作权质押合同申请表;(二)出质人、质权人合法身份证明或法人注册登记证明;(三)主合同及著作权出质合同;(四)作品权利证明;(五)以共同著作权出质的,共同著作权人的书面协议作品权利证明;(六)授权委托书及被委托人合法身份证明;(七)著作权出质前该著作权的授权使用情况证明文件;(八)经过价值评估、质权人要求价值评估或法律法规要求价值评估的,提交价值评估报告;(九)著作权登记证书和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等。
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效力是:(一)登记使著作权质押合同得以生效。(二)登记使著作权质押合同产生公示力。通过登记,并将登记情况编入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文献中,使公众得以进行查阅。使公众清晰地知道著作权的存续状态、质押情况,以达到保护交易安全的目的。
版权代理_著作权职务作品和法人作品的差别:版权当中的著作权其实包含的内容很多,差别很大。那么著作权职务作品和法人作品有那些差别,有那些不同了?
法人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职务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创作者的身份。法人作品的创作者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成员,而职务作品的作者一般就是该单位的职员。
2、反映的是谁的意志。法人作品反映的是法人或者组织的意志,而职务作品反映的是作者个人的意志。版权代理服务,版权代理就找办理,高效为你办理版权代理。
3、署名主体是谁。法人作品一般是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进行作品署名,而职务作品一律是由个人进行署名,即使是符合法律规定例外情形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不得在职务作品上署名。
4、由谁承担责任。法人作品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当然也由其享受相应权利,个人不得基于作品本身享有任何权利。而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个人享有,但除法律特殊规定的范围外,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限期优先使用。版权代理服务,版权代理就找办理,高效为你办理版权代理。
版权大家都知道,但是你们是否了解版权保护中的权利限制与合理使用吗。不要急,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知识产权协定》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一样,在赋予知识产权所有权人及持有人权利的同时,对其权利及权利范围加以限制,并规定了合理使用的条件。
《知识产权协定》第13条仅做了原则性规定:各成员对专有权做出的任何限制或例外仅限于某些特殊情况,它与作品的正常利用不相冲突,也不得无理地损害权利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值得注意的是,协定并没有接受《伯尔尼公约》关于版权中的权利限制的有关条款及附件。《伯尔尼公约》第9条除了上述原则性的规定外,在附件第1条至第5条,在正文第30条还规定了下列几种具体的权利限制和可以合理地使用。
(一)从一部合法公之于众的作品中摘出引文,包括以报刊提要形式引用报纸期刊上的文章,并注明了出处;
(二)以出版物、广播或录音录像形式为教学解说而使用作品,并注明了出处;
(三)通过报刊、广播,复制已在报刊上发表的有关经济、政治或宗教的时事文章,或具有同样性质的已经广播过的作品(只要原发表时未声明保留),并指明了出处;
(四)用摄影、电影、广播或其他报道时事新闻的传播方式,在报道中使用无法避免使用的有关作品;
(五)对于已经由作者授权录制的音乐作品的再次录制;
(六)对翻译权保护的10年保留;
(七)专门对发展中国家作出的有关强制许可的规定。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版权保护中的权利限制与合理使用的相关内容了,想要了解的伙伴可咨询在线客服哦。
我们知道,公民的合法权益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个人权益受到侵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加以保护。署名权是作品人格权的一种权利。第二种观点认为,署名权是指作者在其作品及其复制品上签名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作品完整性保护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它符合一般作品的构成要件,但其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准则,需要广泛传播,不能得到保护。
公文仅指官方法律文件本身,不包括法律法规原版汇编和官方编辑发表的其他编辑作品。就其内容而言,时事新闻本身只是一种客观事件。不受法律保护,因为对时事的报道应该迅速和广泛地传播,如果受到保护的话。会不会影响它的传播,很难达到及时传递信息的目的,日历、汇总表和公式,这些内容本身就是通用的工具。此外,还有官方文件的非官方翻译。时事新闻受著作权法保护,是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简单的事实新闻。
我们知道公民的合法权益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可以享受到很多权益。如果个人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加以保护。有些人对一些问题很好奇。国家机关的法律、法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质的文件。那么官方翻译呢,从理论上讲,官方文件和官方翻译呢。署名权是作品人格权的一种权利。各国法律都有关于什么是签名权的规定。主要有两种观点。
首先是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署名权是否表明作者身份。关于作品的签名权,第二种观点认为,签名权是指作者在作品及其复制品上签名的权利,也称为签名权。不是原创的,不符合作品的原创性,以上是小编的内容,我们可以理解墓碑署名权会得到保护。国家法律对此有相关规定。如果署名权受到侵犯,可以及时制止,没有达成协议的,可以起诉和解。我希望你们都能理解。
上一篇:安徽版权登记有哪些益处?
下一篇: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材料都有什么?
最新文章
- 深入解析瑶海区影视版权价格的合理性[ 2024-07-27 ]
- 瑶海区影视版权价格合理性的探讨[ 2024-07-27 ]
- 包河区美术著作权登记费用的具体制定与执行[ 2024-07-27 ]
- 包河区美术著作权登记费用的制定依据与考量[ 2024-07-26 ]
- 肥西软件版权登记费用指南[ 2024-07-26 ]
- 肥西软件版权登记费用详解[ 2024-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