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Contact us
- 安徽泰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庐阳区软件版权登记申请怎样办理?
谁拥有委托的软件著作权?如何确定软件著作权4的所有权?当政府发布任务开发时,如何确定软件著作权的所有权?根据不同的软件发展情况,也可分为不同的软件著作权所有制情况,一般分为自主发展、合作发展、委托发展、工作发展、机关任务发展、继承或转让等。边肖在本文中详细介绍了以下内容。如何确定软件著作权?
1所有权。自主开发是最常见的情况。此时,软件著作权当然属于软件开发者,即实际组织开发、直接开发开发并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者是根据自身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发展并对软件负责的自然人。
2.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开发的软件合作开发。一般来说,合作开发商签署书面合同,规定软著作权的所有权。如果没有书面合同或合同没有明确规定软件著作权的所有权,如果合作开发的软件可以单独使用,则开发方可以对彼此开发的部分分别享有著作权的所有权;然而,当行使著作权时,它不应扩展到软件的合作开发和著作权的整体。如果合作开发的软件不能单独使用,其著作权将由所有合作开发者共享,并通过协商一致行使;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且无正当理由,任何一方不得阻止另一方行使除转让权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收益应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开发商。
3.委托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产品。一般情况下,委托人和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该软件著作权的所有权;如果没有书面合同或合同中没有明确的约定,著作权人由受托人享有。如何确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所有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计算机软件可以带来很大的好处,一般只有每个人才能享受到相关的好处。
那么实际上如何确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所有权呢?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符合《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因:自主发展。这种发展是最常见的情况。此时,软件著作权当然属于软件开发者,即实际组织开发、直接开发开发并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者是根据自身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发展并对软件负责的自然人。
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所有权:合作开发。软件由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开发,一般是由合作开发商签署书面合同,同意著作权所有权。如果没有书面合同或合同没有明确规定软件著作权的所有权,如果合作开发的软件可以单独使用,则开发方可以对彼此开发的部分分别享有著作权的所有权;然而,当行使著作权时,它不应扩展到软件的合作开发和著作权的整体。如果合作开发的软件不能单独使用,其著作权将由所有合作开发者共享,并通过协商一致行使;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且无正当理由,任何一方不得阻止另一方行使除转让权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收益应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开发商。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所有权3:委托开发。接受他人开发的软件时,委托人和受托人通常签订书面合同,约定软件著作权的所有权;如果没有书面合同或合同中没有明确的约定,著作权人由受托人享有。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所有权4:开发政府分配的任务。软件由政府制定,一般由政府和接受任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项目任务书或合同确定。这里应该指出,当一个机构发布发展任务时,接受任务的人不能是自然人,而只能是法人或其他组织。但是,如果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则接受任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软件著作权的权利。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所有权5:工作发展。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任职期间发展的软件著作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a)软件为工作中明确规定的发展目标;(二)发展软件是从事自身工作活动的可预见结果或自然结果;软件,主要是利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资金、专用设备、未公开的特殊信息等物质技术条件开发的,由法人或其他组织负责。但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奖励开发软件的自然人。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所有权6:继承和转让。软件著作权可以继承。软件著作权属于自然人。自然人死亡后,在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内,软件著作权法的继承人可以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除署名权以外的其他软件著作权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软件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更或者终止后,其著作权由在本条例规定的保护期内承担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不承担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侵犯个人财产罪立案标准
一、侵犯个人财产罪立案标准
1、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合法持有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接受他人的馈赠、通过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情况,仅有刑法规定的下列三种:(1)代为保管,及包括受他人委托,代为收藏、管理其财物,如寄存、委托暂时照看,又包括未受他人委托因无因管理而代为保管他人财物;既包括依照有关规定而由其托管的财物,又包括依照某种契约如借贷、租赁、委托、寄托、运送等而持有大卫保管;(2)捡拾他人的遗忘物;(3)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这种发掘得到不能属于非法。
2、必须是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行为。所谓占为己有,是指应当将他人交为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当成自己的财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处分、使用和收益。所谓拒不交还,是指依法、依约而应当将他人的财物退回而拒不退回。本罪是亲告罪,告诉才处理。
二、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5000——10000元。数额较大:5000至20000元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各地方会根据这一标准制定自己的具体数额标准。侵占罪的起点数额是指构成侵占罪所需行为对象的最低价值,它是侵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由违法向犯罪过渡的分界点。依刑法第270条的规定,侵占罪需侵占数额较大的财物方可构成,那么如何确定数额较大的起点呢?有人认为,数额较大应参照盗窃罪的起点数额为宜,其理由是侵占罪的性质和危害近似于贪污罪,按常理分析,其起点数额可以参照贪污罪。但是由于我国立法对贪污罪的数额标准限定过宽,使贪污罪的起刑点不合理,所以对于本罪的起点数额应参照适用盗窃罪的起点数额为宜(据最近有关司法解释,盗窃罪的数额较大为1000——000元)。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
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认定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情节严重的认定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什么是著作权法定许可情形有哪些?版权著作权如何登记?
很多人对著作权法中的法定许可、法定许中的几种情况不是了解,这也很正常因为专业性太强了。下面找小编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解除疑惑。
一、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情形有哪些法定许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可以不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同意而使用其已发表的作品,是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根据法定许可而使用他人作品时,应当按照规定,向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应当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法定许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2)作品在报刊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
(3)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4)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5)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著作权法定许可与强制许可区别法律规定以特定方式或根据某些条件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可以不经作者同意,但须向作者支付报酬的制度。与强制许可制度的区别在于法定许可直接由法律规定,无须事先申请或通知著作权人;强制许可则必须事先申请和正式授予。目前各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法定许可制度一般局限于音乐作品或音乐戏剧的表演以及商业唱片的重复使用。《苏联民事立法纲要》第495条规定法定许可适用于:公开演出已出版的作品;以胶片、唱片、录音磁带等方式公开复制和发行已发表的作品;作曲家利用已出版的文学作品创作有文字的音乐作品;在工业产品中使用造型工艺作品和摄影作品等,英国著作权法规定:只要一部作品已经由作者同意而被某个录制者制成唱片发行,其他录制者就可以不经作者同意而直接进行录制,但录制后必须向作者付酬。
中国著作权审判实践一般认为它适用于:
(1)表演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进行营业性演出;
(2)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制作录音制品;
(3)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凡在上述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但应向其支付著作权使用费,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关于职务作品署名权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职务作品创作人都有权享有署名权,除第二款规定外,同时享有著作权。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职务作品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
1、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一般职务作品,是单位职工完成单位工作任务创作的文学、艺术类作品。“工作任务”,是指单位职工在单位中应当履行的职责。这类作品,著作权由作者(单位职工)享有。但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有权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2、特殊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特殊职务作品,是职工是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科学技术类作品。科学技术类作品,包括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作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也可归入特殊职务作品。对特殊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单位享有,单位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上一篇:庐江摄影版权代理哪家好?
最新文章
- 深入解析瑶海区影视版权价格的合理性[ 2024-07-27 ]
- 瑶海区影视版权价格合理性的探讨[ 2024-07-27 ]
- 包河区美术著作权登记费用的具体制定与执行[ 2024-07-27 ]
- 包河区美术著作权登记费用的制定依据与考量[ 2024-07-26 ]
- 肥西软件版权登记费用指南[ 2024-07-26 ]
- 肥西软件版权登记费用详解[ 2024-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