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Contact us
- 安徽泰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多久?
许多人对软件著作权的定义和保护期限并不了解,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就权利的性质而言,它属于一种民事权利,具备民事权利的共同特征。那么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多久呢?随着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侵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于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也日趋渐进得到法学界和计算机领域的重视,但是计算机软件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其被保护的程度往往得不到全面的照顾,因此对于大家来说,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时长很有必要哦。
相关法律规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发表的,本条例不再保护。保护期满前,软件可以向软件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续展二十五年,但保护期最长不超过五十年。在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内,符合法律规定的继承活动、使用许可活动和转让活动的发生,均不改变该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
软件期满后,除开发者的身份权外,该软件的其他各项权利即行终止。但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软件的各项权利在保护期之前进入公有领域:拥有该软件著作权的单位终止而无合法继承者。拥有该软件著作权的公民死亡而无合法继承者。计算机软件受著作权法和国际著作权公约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和公约的保护。许多国家(地区)的著作权法和其他知识产权法通过授予软件所有者包括重新制造或复制软件在内的一些专有权利来保护他们的权利。未经软件所有者同意擅自复制软件属于“侵犯版权”,根据法律要对侵权者进行制裁,大家在运用计算机时要且行且珍惜。
软件安徽版权登记公示怎么查询?
第一步:进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网查询系统
第二步:登录账号
第三步:可以输入软件名称、著作权人、登记号任意一项信息进行查询。
最后:点击查询,返回查询结果,获取查询信息。
软件著作权发生法律纠纷的,是有着几种的法律途径来进行解决的,可以双方自行协商,也可以组织双方调解;软件著作权发生法律纠纷的,是有着几种的法律途径来进行解决的,可以双方自行协商,也可以组织双方调解;协商调解不成的,就可以进行仲裁或者法院诉讼了,那么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软件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软件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方法有哪些途径一:调解:《软件著作权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软件著作权纠纷可以调解;调解,是纠纷当事人按照自愿的原则,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方法,当然,达成协议后,很可能也会出现一方反悔、不执行调解协议,调解失败,当事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途径二:仲裁:《软件著作权法》第五十五条第二项规定:,也可以根据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软件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是仲裁机构依法行使的解决软件著作权纠纷的法律行为,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只有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才可以提起诉讼。途径三:诉讼:诉讼是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方式,主要用于:1、当事人直接因软件著作权纠纷向人民法院诉讼解决,一方不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提起诉讼解决;2、通过调解达不成协议或者一方在达成协议后反悔,另一方通过诉讼解决纠纷;诉讼的时效期为三年,超过三年失去胜诉的机会。
二、软件著作权纠纷是什么软件著作权纠纷,是指软件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或其他任何第三人,就软件著作权的行使而发生的争执,软件著作权纠纷包括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和软件著作权合同纠纷两大类,前者是指争议各方就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是否承担侵权责任,承担何种责任以及由谁承担等问题而发生的争议,后者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订立,履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的争执。
三、什么是软件著作权软件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无形的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识所产生之权利,故属知识产权之一种,包括重制权、公开口述权、公开播送权、公开上映权、公开演出权、公开传输权、公开展示权、改作权、散布权、出租权等,软件著作权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不是保护思想本身,在保障私人之财产权利益的同时,须兼顾文明之累积与知识之传播,算法、数学方法、技术或机器的设计均不属软件著作权所要保障的对象,其是有期限的权利,在一定期限经过后任何人皆可自由利用。
版权(著作权)是作者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自动享有的,对其作品进行版权登记是可以更好地证明自己享有的作品版权,且在转让、许可等交易活动中能更加顺利且获得经济价值。以上为作者对自己版权的正确使用,那么个人对他人版权的使用应如何才能不侵犯他人权益,不被起诉呢?
版权的使用符合法律规定,指的是基于法律规定的正当事由无需征得著作权人同意、无偿使用著作权作品。版权的使用法律规定具体范围如下:
1.使用他人发表的著作权作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且并非为了对外公开展出。如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更深入研究一个课题,可采用相关领域专家的笔记内容。
2.时事新闻追求真实,还原事情真相,所以必须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有效,所以在此种情况下使用他人发表的著作权作品,符合法律规定。
3.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适当引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
4.不以盈利为目的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免费表演指的是既不向表演者支付报酬,也不向公众收取费用。
5.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少数民族文字或盲文出版。
6.已经发表的作品有保存或陈列需要,如美术馆、图书馆等的收藏作品。
7.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刊登、播放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或者公众集会发表的讲话。
8.因教学需要或研究需要,相关人员对已发表的作品进行翻译或少量复制。
以上8种版权的使用范围,都符合法律规定。我们只有清楚地了解该合理范围后,才能避免侵犯他人权益和不被他人起诉。
上一篇:软件著作权怎么受到保护?
下一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分类如何划分?
最新文章
- 深入解析瑶海区影视版权价格的合理性[ 2024-07-27 ]
- 瑶海区影视版权价格合理性的探讨[ 2024-07-27 ]
- 包河区美术著作权登记费用的具体制定与执行[ 2024-07-27 ]
- 包河区美术著作权登记费用的制定依据与考量[ 2024-07-26 ]
- 肥西软件版权登记费用指南[ 2024-07-26 ]
- 肥西软件版权登记费用详解[ 2024-07-26 ]